公司发布23H1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3H1 收入43.80 亿元,同比-9.13%;归母净利润2.22 亿元,同比-12.97%;扣非归母净利润2.11 亿元,同比-10.46%。23Q2 收入27.19亿元,同比-6.34%;归母净利润2.05 亿元,同比-5.62%;扣非归母净利润2.11 亿元,同比-1.41%。
(资料图)
分渠道看,23H1 自主品牌零售收入32.20 亿元,同比+22.3%;TOB 渠道收入7.98 亿元,同比-45.2%;小米定制分销收入3.62 亿元 ,同比-50.5%。自主品牌零售占比持续提升,三者占收入的比重自2022 年的61.6%/26.1%/12.3%分别变动至23H1 的73.5%/18.2%/8.3%。
自主品牌零售业务稳健增长,其中智能电动两轮车延续增长态势,电动滑板车H2 增速出现拐点:
1)电动滑板车:H1 受低温天气、海外消费疲软等影响增速回落,H2 增速出现拐点:23H1自主品牌电动滑板车收入8.49 亿元,同比-13%,主要系23Q1 欧美地区低温天气影响,叠加海外消费力疲弱,抑制需求。内销起量,线上增速亮眼,根据23H1 业绩报告,618期间,以智能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电动卡丁车等为主的九号智能短交通产品实现京东、抖音双平台店铺销量和销售额双项第一,于天猫平台实现店铺销售额第一。展望23H2,随旺季到来,公司电动滑板车激活量增速转正;且新品密集上市,兼顾全价格带,有望拉动增长,预计23H2 增速修复至双位数。
2)电动两轮车:收入快速扩张,毛利率改善,预计2023 年利润贡献增加。23H1 电动两轮车收入15.75 亿元,同比+69%;产品维度看,销量54.03 万台,贡献主要增幅;运营维度看,门店扩张贡献主要增幅,截至7 月末,国内专卖店超3800 家。展望后续,2022-2024 年正处于电动车新国标换购高峰,公司产能充足,持续支撑后续销量增长。
盈利端,公司坚守中高端市场定位,23H1 毛利率持续修复,有望增加利润贡献。
3)蓝海新业务:割草机器人持续增长;全地形车受产品宣发节奏影响增速回落,后续随美国市场拓展有望实现高增。23H1 机器人收入1.35 亿元,同比+474%,高增长来自:
1)新品发布,二代产品性能上更具备竞争力,但是价格基本持平,性价比优势显著;2)市场区域拓展,此前主要聚焦欧洲市场,后续向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拓展。23H1全地形车收入2.84 亿元,同比-24%,主要受到产品宣发节奏较为滞后影响,展望23H2,新品Q3 量产,已经在美国进行品牌营销和推广,预计23H2 有较好增长。
TOB 渠道收入出现较大回落,H2 收入增速有望转正。受到欧美地区经济环境不景气、共享运营商采购周期等扰动,23H1 TOB 渠道收入7.98 亿元,同比-45.2%;后续随着旺季来临,H2 收入增速有望转正。
小米定制渠道占比稳步下降,逐渐摆脱对小米依赖,盈利能力提升。小米定制分销产品主要包括智能电动平衡车和部分滑板车,低于自主品牌零售毛利率水平,随着小米定制渠道占比稳步下降,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自主品牌零售渠道占比提升、海运费、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利好因素叠加,毛利率大幅修复;受到阶段性费用投放加大、股份支付费用计提等影响,归母净利率同比基本持平。23H1 毛利率27.65%,同比+2.8pct,主要系:1)业务结构变化,高毛利的自主品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提升,特别是电动两轮车业务,收入高增,毛利率持续修复,对整体利润贡献增加;2)海运费、原材料价格同比出现回落。机器人、全地形车等多条新业务正在发力多个海外市场,仍处于渠道铺设阶段,费用投放加大,23H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动+3.9、+1.7、+1.3、-2.6pct 至10.43%、7.37%、6.71%、-3.65%,归母净利率同比-0.2pct 至5.08%。展望后续,渠道结构持续优化,电动两轮车利润贡献持续增加,归母净利率有望进一步修复。
智能短交通先锋,秉承工程师文化,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商业变现能力强,节奏快,体现了公司对消费需求、市场趋势、产品设计研发、供应链、渠道对接和营销宣传等的综合能力。考虑到23H1 欧美需求修复弱于预期,我们略微下调2023 年盈利预测至6.07 亿元(前值为6.18 亿元);考虑到2024年割草机、全地形车等多条蓝海新业务新品推出、新市场拓展等规划实质性落地,海外电动滑板车步入新一轮采购周期,上调2024-2025 年盈利预测至8.72/11.18 亿元(前值为8.27/10.71 亿元),2023-2025 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5%/44%/28%,当前市值对应PE 为39X/27X/2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渠道调整阵痛影响阶段性收入增速、海外消费回落、两轮车竞争加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