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您的位置: 首页>资讯 > >正文
2023-06-01 18:54:22 来源:中国科普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普时报记者 毛梦囡

今年春节,《流浪地球2》热映,片中由中国牵头研发行星发动机项目的情节引发关注。随后,中核集团发微博喊话:“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在看似天马行空的科幻构思背后,是脚踏实地、不断突破的中国科技硬实力。5月29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主办的“对话青少年 ‘核’创N宇宙”2023年中国科幻大会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科技工作者、科普作家和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130多位高中生共聚一堂,热议科普科幻教育话题。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在致辞中指出,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驱动力,科普科幻创作是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的良好载体和途径。当下信息技术和教学工具种类繁多,科普科幻教育需要从挖掘青少年的兴趣入手,不仅要好看,更要好玩,才能有效调动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大国重器和大科学装置也需要更多的好故事,给青少年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庞晓东寄望各界整合资源,用科普科幻为激发培养青少年和想象力赋能,汇聚科普科幻创作和国际资源,为青少年群体呈现科普科幻、科技发展双向丰富的精彩成果,鼓励他们放飞梦想,创造更多可能。

中核集团党群工作部主任李雄飞在发言中称,作为全球最大的核工业企业集团之一,中核集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曾创造一系列中国第一。在我国进入核能高质量积极安全有序发展之际,做好核科普的重要性也愈发鲜明。经过多年实践,中核集团建设了中国科技馆核能展厅、中国核工业科技馆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普场馆,持续打造“核你在一起”“魅力之光”“N宇宙”等一系列特色科普品牌活动,而“《流浪地球2》效应”证明了“核科幻”也是实现核科普破圈的有效途径。本次专题论坛也是中核集团在中国科幻大会的首次亮相,从而进一步加强核科学知识普及,激发公众对核科学的兴趣,感知核事业的神圣和核科学的神奇。

“纵观人类历史,科技发展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每一次科技的飞越都为人类带来了新的视角。”在题为《太空科技与科幻》的演讲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回顾了航天科技为人类带来的几次感情启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加加林,在回望地球的瞬间,体会到地面上的名利之争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航天员威廉·安德斯第一次拍下“地球上升”的照片,让人类意识到我们的世界在宇宙中实属渺小;1995年人类发现第一颗地外行星,带来了我们该如何与地外文明交往的困惑。吴季认为,当下的太空科幻可以从太空旅游、太空移民、星际航行、系外行星与智慧生命等方向进行设想,而其内核应该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上,去描写一种格局更大的文化。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主编姚海军则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探讨当前青少年阅读科幻小说的必要性。他表示,信息爆炸时代导致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用“碎片化阅读”甚至观看短视频来代替传统阅读。“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宝贵的‘超能力’,科幻小说力图展现科学的玄妙和美,正好可以调动、激发读者的这种能力。”姚海军说,不仅如此,科幻小说某种程度上属于冒险小说,并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逻辑思维。

此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中核工程创新中心高级工程师姚鸿帅,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团委书记、“人造太阳”博士科普团团长郑雪,清华大学在校大学生代表厉海川等也结合各自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分别发表了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他们对科技和科幻的理解。

在“科幻大家谈”对话环节,王京春和吴微两位专家就科学科幻教育、核工业与科幻的关系等现场提问进行了回答。两位专家向与会青少年讲述了保护想象力和好奇心的重要性,希望广大青少年始终怀抱对未知的好奇,学习科学、爱上科学,不断追求和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自身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祖国的未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属于青少年,青少年属于未来。论坛上,正式启动了第四届“N宇宙·扬帆”核科幻作品征集活动,并发布了活动宣传片。该活动由中国核学会、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活动力在持续加强优质内容建设和传播亮点打造,共赴核科幻之约。

(主办方供图)

标签: